Quantcast
Channel: 世纪心理沙龙 »学生管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

转化学生从哪里开始?-《教师心理学17》

$
0
0

那些神奇的教育案例

32134881 书刊杂志、报纸电视或者真正的教育培训中,我们常常看到或者听到许多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感人教育事迹。在改变后进生的案例中,这些优秀教师的表现让人神往,常常是一个顽固不化的学生,在优秀教师的一次促膝长谈之后,或者在一次有些传奇的教育事件发生之后,孩子就转变了,就从此天天向上、茁壮成长了。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也受这样的案例的影响,常常希望自己也能像那些案例中的教师一样,“快刀斩乱麻”地工作,学生能在当头棒喝中接受教育并转变。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这样的事情往往没有发生,对更多的教师而言,日常教育中遇到的更多是改变学生的艰辛与教育无效后的挫败。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优秀教师的教育案例呢?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清楚那些“神奇”的教育案例与真正的教育现实之间是有区别的。那些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描述这些教育案例时,为了节省时间,为了集中要点,为了更充分表达教育的科学和艺术……经过加工、整理、修饰,这些教育事件也逐步变得精彩甚至有些神奇起来。这样一来,好像学生是一下子就被转化了,其实现实并没有这么简单的。

其次,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留意人人都有的,而中国人又常备的善于“偷懒”的观念。说句玩笑话,在我们的古老文化中,似乎就存在一种懒惰的、希望不劳而获的思想。比如,佛教东传过程中,在达摩祖师那里,“面壁十年图破壁”,本来是一种苦修禅法;但到了中国一发展,便成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顿悟禅法了。政治上常希望几年之内超英赶美成为现实,而教育上,多快好省教育学生也成为许多老师的理想。但必须清楚的是,学生的问题常常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希望一两次教育而立即改变一个人也是不现实的。

最后要讨论的是,那么多优秀教师谈到的“失足少年”幡然悔悟的事都是编的吗?当然不是。不可否认,有一些学生确实是在教师的激情感召下而重新调整了人生的航程,也有一些教师仅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一两次谈话就可以让后进生醍醐灌顶,健康成长。然而,我们也需要清醒认识到,这些案例更多的只是一些个案而已,并不具备普遍性。对于大部分基层工作的教师而言,改变学生是一件艰苦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

既然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么教育转化就是慢慢发生的,用具流行的话语,“教育是慢的一束”,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学生逐渐变化的。那么,这些变化是从哪里开始的呢?

教师应当拥有的第二种“武器”:承诺。

从小要求到大转变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研究:把青少年分成两组,其中的一组人让他们讨论一个关于助人的倡议书,同意的在上面签名;另一组则什么都不做。过一段时间之后,跟他们讲述一个志愿服务的任务,希望他们能放弃一些休息时间,参加某种志愿助人活动,结果,相对于另一组,那些讨论了助人倡议,尤其是在倡议书上签过名字的人,参与后来的志愿活动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言而有信的(不论好人坏人),承诺的行为都有义务去履行。一项承诺,就是一个对自己的郑重期望,一个自己未来行为的操作指南。当然,这项原理给我们的教育启示是:如果要一个学生发生行为的转变,应该是从承诺开始的。具体操作的行动策略应该是:“不承诺→小承诺→公开承诺→行为转变”。从教师的角度说,要想学生大转变,教师先提小要求。

大的转变往往是从小要求开始的。

许多教师的成功案例也都说明了这一点:

全国知名班主任魏书生老师曾在一次讲座中提到自己的一个案例:一个学生语文成绩不好,每天学习的时候也是毫无兴致,常常趴桌子睡觉。当老师发现之后,便和他说,“反正天天在这里百无聊赖,还不如找点事情做。这样吧,”他建议学生,“反正本学期的语文课本中生字也不多,你就把语文中课后的生字看一看,如果一段时间后能新生字能全背下来,我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来表扬你”。学生一看反正任务也不多,而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得到表扬自然也是脸上有光的事,于是就答应了。

过了不久,老师检查,果然学生把新生字都背下来了,老师也按照原先的约定表扬了他,学生当然也得意洋洋。老师趁热打铁,继续提要求,“既然生字都背下来了,生词也不多,顺便也背一下吧?”学生于是开始记忆生词,然后,老师步步紧逼,“既然生词都背了,再造几个句子吧?”过一段时间,“既然句子也造了,不如再写篇作文!”……在教师的从小到大的不断要求下,学生也就不断地进步和成长了。

语文成绩可以这样进步,数学成绩也一样。我听过另外一位知名教师讲的例子,和魏书生的例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学生数学成绩只得了18分,学生自己也不满意,觉得很懊丧,甚至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数学老师找到他,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先安慰了他,然后提醒他在数学上的潜能,最后帮他分析试卷,并替他惋惜起来,“你看看你这次的数学卷,多可惜,本来判断题有十分,乱猜按照概率都能得一半分,而你竟然都没有做,太可惜了。”学生也认同了老师的分析,老师的要求便跟进了,“这样吧,下次也不要求你多,只要你比这次多5分,判断题都做一下,我就会给你一个特别的奖励。”

学生一看老师这么关心自己,又举手之劳的事情,便答应下来。认真听了几堂课,其实现在的学生都聪明,只要一听课,成长的就不止5分10分了,他也理所当然地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表扬。于是老办法,老师的要求也便不断加码了,再加点,再加点……学生的成绩遂得到了改善。

小要求促进大改变,不仅提高学科成绩可以用此策略,思想教育也可以用此策略。下面的例子同样是一位全国知名班主任的教育案例,许多年前我听她这样讲过,不过现在她一般不在举这个例子了,我一会再说为什么。先说案例:

一位初中女教师,和班级的学生关系搞得不错。学生们也把她当朋友看,有些什么心事也愿意跟这样一位通情达理的女老师交流。一天,一个男生找到了她,谈起了自己的心事。原来,男生喜欢上了本班级的一个女孩子,想向对方展开追求,但又怕遭到拒绝,就来老师这里来征求意见。换言之,这就是传说中的早恋了。

遇到这种青春期的恋情怎么办,这也是许多教师比较头疼的事。当然,案例发生的时间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在那个时期,其实包括现在,许多老师遇到学生恋爱问题的整体思路是:见一对拆一对,拆散一对是一对。案例中的女老师也不例外,她的目标也是想把这种早恋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中,但很明显,不管是一个成年人,还是一个未成年人,爱上一个人都是甜蜜而幸福的,不容易的,青春期的恋情拆散更不容易,怎么办?

女教师的办法其实就是今天我们所谈到的“从小要求到大转变”。她先是感谢学生对她的信任;然后表示,在这个年纪对异性有好感实属正常;在打消了学生的顾虑之后,对话的重点来了:

师:你看上了这个女孩子,你觉得她哪点好呢?

生:哪点好?哪都好啊……(以下省略2000字)

师:哪你觉得她有什么缺点没有?(注意,有转折,关键点来了)

生:缺点?没觉得她有什么缺点呀?(当然了,“情人眼里出西施”嘛。)

师:你看看,不理性了不是。人哪能没有缺点呢?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贸然表白肯定是不合适的。

生:哦。

师:我给你出个主意吧。你先别着急表白,我交给你一个任务,你先回家仔细思考一些,她究竟有什么缺点,找到之后你再来和我谈,然后我再帮你分析以后的对策。(“小要求”终于出现了!)

生:好吧,谢谢老师。

几天之后,学生找到老师,向她报告。

生:老师,我终于找到她一条缺点……

师:找得好,这样你就会理性一些了,但人哪能只有一条缺点呀,肯定还有,你先别着急谈恋爱,这样还是不理性,回去再找找。(典型的逐步提高的要求)

几天之后,学生找到老师,说他的新发现。然后老师再继续要求,“肯定还有……,再去找……”。事情的最后结局是,学生有一天找到老师,说了自己“理性分析”的结果,“老师,我现在发现她缺点太多了,一点不值得我去爱”。教师的目的达到了,成功地阻击了一对未成年人即将开展的爱恋。

当然,对于这个案例,教师的处理肯定是存在一定的争议,这也是这位知名的班主任现在很少谈及这个案例的原因。关于学生的“早恋问题”如何处理,现在的教育界也没有大家都认可的通行做法,但案例中教师的做法至少不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原理原则。这样的处理,虽然现在消除了早恋带来的系列问题,但也可能对学生未来的婚恋生活造成负面影响。比如说,经过“爱情理性”的这么一辅导,学生养成了对任何一个女性都要找一番缺点的习惯,以后人家一介绍女朋友,他别的不想,先看看对方到底有什么毛病,这样的恋情就很难真正的展开了,因为俗语说得好嘛,“爱情本来就是盲目的”。

然而,不论事情的对错,从另一方面看,案例中的女教师对学生的预期转化毕竟实现了,她的教育影响是到位的,她的实施策略,就是我们所谈到的“武器”:承诺。

也许有人会说,这三个教育案例,确实是从小要求促进大转变的,这里面也没有什么“承诺”的问题呀。其实,这里所说的承诺,不仅包括语言的、文字的,还包括心理上的,即在心理上,认同并答应要去做某事,也是一种承诺。小要求是外在因素,是教师发出的;而承诺则是内在变量,是学生反应的。正是教师的小要求,引发了学生心理的最初承诺,最后教师逐步提要求,学生渐次履行承诺,达到教育转化、行为改善的目的。因此,如果内外因素都考虑到,可以拓展一下,将这种策略称之为“要求-承诺”策略。

但是,大家清楚,并不是每个承诺,都能达到最终行为的改变。就像当年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的,“戒烟是件很容易的事,我已经戒了一千多次了”。戒烟的承诺很容易发出,但最终的戒烟并不容易。那么,教师要提什么样的要求,让学生形成什么样的承诺,才更利于对行为的促进呢?

更多《教师心理学》内容,见这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Latest Images